克难攻坚 实现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有所突破——中通协泵行业技术工作会议总结——中通协泵行业技术工作会议总结 田红星

   2011-03-24 8630
核心提示:克难攻坚 实现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有所突破——中通协泵行业技术工作会议总结 田红星各位与会代表下午好: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我国企业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目前

克难攻坚实现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有所突破
——中通协泵行业技术工作会议总结田红星

各位与会代表下午好:
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我国企业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中国泵制造企业的窘境是低端产品数量很大,缺乏自主核心技术。要突破环境对发展的制约,要改变单纯靠资源投入、资金投入以及简单劳动支撑企业发展的局面,实现企业生产由高消耗向高效率,由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变的优化升级,增强我们泵制造企业的生存和抗风险能力,只有走自主创新之路。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之魂,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企业可以凭借创新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创新实现快速发展。下面我就本次大会所议的主题谈几点看法,以此作为本次会议总结。
一、本次大会圆满地完成了会议所订的议题。
这次泵制造业技术工作会议的召开将为整个泵制造业技术进步确定新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实施自主创新不仅是推动民族振兴的重大举措,也是现阶段我们水泵制造业最急迫、最重要的战略任务。因此我们本次大会首先听取了泵业分会副理事长、泵技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院长李仁年所作的《泵行业技术进步发展报告》和《中国水泵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报告。
会议听取了国家能源局黄鹂司长所做的《国家能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及装备需求预测》的报告;听取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委、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会长隋永滨同志所作的“我国通用机械行业当前科技自主创新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报告。会议还听取了上海阿波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明国卿所作的“核电自主创新及发展”报告;听取了日立泵制造(无锡)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高盘林所作的“南水北调工程大型泵技术综述”报告;听取了上海电力修造总厂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潘国民同志所作的“企业发展的最终之路是自主创新”;听取了大耐泵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蒋铭和同志做的“浅谈中国石油化工用泵技术发展”的报告。
大会还听取了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钱家祥同志所作的《关于积极申报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和《中国通用机械科技进步贡献奖》推荐说明报告。
二、泵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能力及不足。
我们水泵行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我国石油、化工、电力、冶金、国防军工等行业的发展,我们泵行业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重大技术装备成套为目标,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举措使之取得了一系列重点产品的研究成果,并提升了一批制造企业的生产制发能力。如沈阳水泵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强大泵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长沙水泵厂有限公司、山东博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耐泵业有限公司、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凯士比泵有限公司、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嘉利特荏原泵业有限公司、广东省佛山水泵厂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而推动了我国泵行业承担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能力不断增强,产品国产化的比例不断攀升。60万千瓦超临界火电机组泵产品国产化率已达70%左右;30万吨/年合成氨、52万吨尿素装置泵产品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年产千万吨炼油装置中泵产品国产化率可达85%以上;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百万千瓦核电机组配套的泵产品和煤制油装置中的泵产品国产化率也在不断地提升。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我国对国外泵产品的依存度,一定程度了改观了我国对一些关键泵产品全部依赖引进的局面。
我们泵行业虽然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取得了成绩,但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还有很多难以为之处。
首先,我们研发能力与制造水平远远地落后国外先进的泵制造企业。从国家开发的火电超超临界机能和百万千瓦核电机组来看,国家每年火电机组装机容量在6000万千瓦,真正需要各类泵产品达万台。全行业能够制造30万千瓦机组配套产品的有50家左右,60万千瓦以上机组的制造厂有15个。如沈阳水泵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力修造总厂有限公司、上海凯士比泵有限公司、山东博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沙水泵厂有限公司等企业。但6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能够提供主给水泵,凝结水泵、前置泵等产品的厂家却是零若辰星。就拿60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主给水泵为例,其泵用芯包真正能自己制造的只有上海电力修造总厂有限公司、沈阳水泵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凯士比泵有限公司、郑州电力修造厂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主给水泵全行业还没有哪一家企业能做。
为核电机组配套的泵产品全行业状况更是堪忧。全行业取得核二、三级生产许可证和质量保证体系证书的只有11家制造企业(取得二级证的有6家、三级证的有5家)。真正着手进行研制核电泵产品的企业仅有3家。当我国核电建设发展到7000万千瓦时,全国就要新建60套以上核电机组,按一个机组所需1200台泵来计算,就需求72000台泵产品。这些泵产品我们至今还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全部研制,核电机组常规岛上用的泵产品到目前为止,全行业还没有一家制造企业拿到订单。所有这些让我们拿什么去挡住进口,去实现核电泵产品国产化这一目标。
其次,在我国石化市场上,我们泵行业能为之配套生产的泵产品也都一些常规所用的中低端产品。高、大、精尖的产品还得依赖进口,而且依存度还在不断攀高。据中石化、中石油反馈的信息,我国石化行业每年要从国外进口石化用泵达十几种,近万台泵产品。以我国建设的6万公里油气管线为例,500mm口径以上的输油管线泵至今还没有一家企业研发成功,全部依赖进口。所有这些是摆在我们全行业面前最紧迫的任务。我们要克难攻坚,突破技术难题,生产制造出拥有我们自己品牌的泵产品。
第三,研发资金投入长期不足,技术积累亟待加强。研发资金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泵制造企业自己自主研发的一个主要因素。它直接导致企业自主设计能力簿弱,重大关键的泵产品制造技术仍受制于人。我们现在生产制造的一些重大技术装备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外方手中。如今只能承担低端加工环节,自主化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谈谈几点建议和措施。
1.编制好本企业发展规划争取国家和各级主管部门信贷的支持。规划是纲,纲举目张。全行业各制造企业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若干意见》和《中国水泵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所提出的要求,编制好本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制订好本企业发展方针,奋斗目标,重点任务,攻关课题,技改技措项目,有的放矢地把握好本企业发展方向。并积极地去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本企业发展的信贷支持,为企业今后进一步发展蓄足后劲,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2.加大引进国外高新技术的力度。各个企业要坚持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自主创新相结合,从体制机制入手,克服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现象,充分利用国外高新技术资源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打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品版产品。同时,要妥善地处理发引进先进技术与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把吸引外商投资与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优化结合起来,制定相应的规范和保障措施,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高科技发展和现代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更新。沈鼓集团沈阳水泵股份有限公司就是直接占领核电产品最高点,引进第三代核主泵制造技术为我所用,为核主泵进一步开发奠定也雄厚的技术基础。上海凯士比泵有限公司直接把德国KSB公司核主泵制造技术引为已用,大大地缩短了对核电泵产品研发时间,为占领核电市场份额提供了有利的保障。这些都是我们引进国外高新技术的很好范例,很值得我们全行业企业借鉴。
3.加大自主研发离不开自主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各个企业要紧紧抓住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这三个重要环节,充分发挥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关键作用。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有效机制,制定和实施对各类人才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政策,用良好的机制、政策、环境吸引人才,集聚人才,为科技创新和本企业不断向前发展夯实企业人才基础。
4.加速全行业产学研结合,培育泵行业技术服务市场,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向企业转移。现阶段光靠我们生产企业自主创新是不够的,全行业要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充分发挥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科研及视野开阔的优势,大力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各项创新要以企业为主,全行业众多中小企业不可能都来搞研发中心建设,这就要求我们这部分企业争取当地政府的积极支持,创建创新技术中心,搭建起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平台。建设行业自我服务体系,增强服务全行业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解决众多企业科研力量不足的问题,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的支持。
5.泵业分会要积极为会员企业服务。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行业会员企业在发展进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泵业分会秘书处工作人员及时地走下去,到会员企业进行调研,把企业在发展当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国家各级主管部门,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同时,希望各会员企业对泵业分会有什么要求,还需做那些工作,畅所欲言地提出来,以便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为我国水泵制造业又快又好地发展共同添砖加瓦。
预祝与会代表身体健康,旅途顺安!
谢谢大家!

2010年5月于葫芦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泵业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泵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